1.奥德赛怎么样(2015款奥德赛怎么样)

2.热销suv保养成本对比,cs75 plus与gs4谁更好养?

3.七十年代的美国经济是什么梗

4.为什么现在的汽油价和柴油价要涨得这么高?

5.油价触底,新能源车仍是明智选择

奥德赛怎么样(2015款奥德赛怎么样)

今天小编辑给各位分享奥德赛怎么样的知识,其中也会对2015款奥德赛怎么样分析解答,如果能解决你想了解的问题,关注本站哦。

奥德赛怎么样

虽然销量始终不如别克gl8,但广汽本田奥德赛在国产mpv中一直占据着很高的地位,以至于自主品牌或者合资品牌推出的mpv都喜欢拿来比较。奥德赛深受国内消费者喜爱的原因有二:一是产品充分展现了日系mpv人性化造车理念,在空车室、储物、舒适

奥德赛怎么样

虽然销量始终不如别克gl8,但广汽本田奥德赛在国产mpv中一直占据着很高的地位,以至于自主品牌或者合资品牌推出的mpv都喜欢拿来比较。奥德赛深受国内消费者喜爱的原因有二:一是产品充分展现了日系mpv人性化造车理念,在空车室、储物、舒适性等方面都能让消费者充分满意;第二,本田领先的混动技术让拥有7座中型mpv的奥德赛实现了超低油耗,城市中的驾驶质感也有了很大的提升。

所以相对于偏商务的别克gl8,具有家用属性的奥德赛确实更适合更多的家庭用户选择。当然,好评就是好评,一辆车的实力靠的是数据,而对于消费者来说,奥德赛的车价优势也是最看重的。然后,我们再对奥德赛的保险费用、保养费用、油费做一个调查。

保险费用调查

奥德赛售价22.98万-37.68万元。根据我们的调查结果,“2021款2.0l锐享版”和“2021款2.0l锐智版”热度最高。这是因为标配车型的配置很普通,有些对不起20多万的价格,而略高的两项配置弥补了缺失的驾驶辅助系统、安全配置、车载系统等。更重要的是,它配备了电动滑动门,高端mpv的核心配置。高配车型虽然配置更丰富,但更多的是锦上添花。30万左右的价格不是所有人都能接受的,所以这次我们就拿最畅销的“2021款2.0l锐享版”作为调查车型。

调查结果显示,奥德赛所有保险费用中,车船税价格为480元。购买百万三责任险、车损险、交强险三大险种后,第一年总保费约8320元。根据实际分析,在后期的使用过程中,如果不出意外的话,未来几年保险成本会有所折现。我们以三年为一个周期计算奥德赛三年的保险费用,总共要花20800元左右,平均一年约6933元。相比同价位车型,保险费用有些偏高。

保养费用调查

根据保养手册,奥德赛需要在5000公里或3个月内进行首次保养。首保免费,机油需要更换。油价188元,工时110元。首保后,每次保养周期的间隔为5000km或3个月,期间需要不定期更换配件。

具体包括:每20000km更换空空气滤芯和空空气滤芯,价格分别为109元和83元;每60000公里换一次制动液,价格256元。并且火花塞变速箱油更换周期分别为100000km和80000km,价格分别为432元和334元。

我们以一般家用轿车三年跑60000km为车周期来计算奥德赛的三年保养费用,大概5302元,平均一年大概1767元,小保养298元。总的来说,作为一款20多万的合资mpv,奥德赛的保养价格很便宜,主要是配件价格合理,配件更换周期长。即使需要5000km的保养,三年的总保养费用还是比大部分同价位的车少几千元。

油费调查

奥德赛作为一款混动mpv,使用2.0l电机的动力组合,nedc综合油耗最低5.7l据我们调查,大部分用户的实际油耗平均在百公里6l左右。奥德赛可以用更便宜的92号汽油。以目前每升7.1元的油价计算,奥德赛行驶20000km的油费为6840元,三年行驶60000km的油费为20520元,平均每月约570元。显然,在本田领先的混动技术的帮助下,6l奥德赛百公里油耗表现堪比小型车。奥德赛作为一款中型mpv,三年的油费完全可以省下三年的保险钱,而且越来越经济。这个优势同级无人能敌。

结语:

把所有费用加起来,可以算出奥德赛三年行驶60000km的费用约为46622元,平均一年约为15540元,一个月约为1295元,日均费用约为43元。总体来说,奥德赛作为一款热销的家用mpv,用车成本非常低。每月1300元不到的费用,和紧凑型车差不多。更何况三年后的保养油费可以足够抵消昂贵的保险费用。由于车用的时间更长,保费降低,奥德赛会省更多的钱,这是普通燃油mpv,尤其是别克gl8等车型无法比拟的。另外奥德赛本身产品力不错,空实用,保值率也很高。所以对于大多数家庭来说,选择一款实用省心的mpv,奥德赛当之无愧是一个不错的选择。

奥德赛怎么区分是第几代

奥德赛可以从生产年份区分几代。比如1994-1999是第一代奥德赛,1999-2003是第二代奥德赛,2003-2008是第三代奥德赛,2009-2014是第四代奥德赛。

1.1994年至1999年,第一代奥德赛突破传统:1994年10月,本田首次在日本市场推出五门七座轿车,命名为奥德赛,其推出赢得了消费者的广泛青睐。第一代奥德赛打破了传统汽车功能单一的束缚,为很多人提供了空的空间,同时又不同于传统意义上的mpv车型,外观流线现代。

2.第二代奥德赛从1999年到2003年

卓越:1999年12月,本田在日本市场正式推出第二代奥德赛。第二代奥德赛造型设计基本沿用了第一代奥德赛,但更为精致。其良好的性能,以及多人骑多功能车的理念深入人心,使得其销量相当火爆。第二代奥德赛于2002年在广汽本田投产,在中国市场获得广泛认可。

3.2003-2008年第三代奥德赛

延伸:2003年,第三代奥德赛在日本诞生,2005年在中国上市。完美展现了多功能车新锐群体的定位,外观更加流畅华丽,内饰更加时尚,更具科技感。在操控性、舒适性、安全性方面得到了进一步强化,实现了豪华车价值的全面延伸。2006年,广汽本田推出全新改款07奥德赛。在秉承奥德赛优点的同时,改进了大灯和尾部的组合,使外观更加大方时尚。加入高贵的艾米紫,揭示奥德赛的新本质。

4.2009年至2014年第四代奥德赛

新一代奥德赛是广汽本田于2009年推出的全新车型。以激情和静谧享受为发展理念的新一代奥德赛,采用了本田最新的设计理念,凭借轿车的超前感和操控,以及轿车所不具备的宽敞空空间和多功能功能,成为最具汽车价值的mpv车型。

奥德赛怎么样@2019

2021款本田奥德赛怎么样?

2021款本田奥德赛怎么样?

来自日系品牌的本田汽车在国内汽车市场一直享有很好的声誉!作为本田最初的pmpv车型,也是唯一的正儿八经车型,广汽本田奥德赛也获得了非常好的口碑,销售额也位居合资品牌车型的前列。从这一两个月的情况来看。广汽本田奥德赛和东风本田的名叫艾力绅的兄弟车排在别克gl8之后,成为合资品牌mpv车的第二位!今天重点介绍来自广汽本田的这种mpv型号的奥德赛。

广汽本田奥德赛具有典型的mpv外形设计风格,外形四方,超短车头,以空间实用性为最主要的设计考虑事项!车身长度为4.845米,这辆mpv车拥有非常宽敞舒适的车内乘车空间。奥德赛的七个座位,每个座位都非常宽敞,可以获得舒适的乘坐体验。特别是中间的两个老大座,真是奢侈至极!这两个中央的个别座椅可以单独调节,支持前后滑动!舒适性优越!无论是家庭用还是商务待客用途都是最合适的!侧滑门的设计也获得了更大的开门宽度,上下更方便,更舒适。

在动力系统方面,广汽本田奥德赛搭载了2.4升自然吸气发动机,具有137千瓦的功率和243牛米的扭矩!随着cvt无级变速器的使用,该奥德赛拥有10.5秒左右的100公里加速成绩!对于车身长度超过4.8米、重量达到1.8吨的mpv机型来说,这样的动力加速成绩非常出色!在配置方面,20万台以上的mpv机型广汽本田的奥德赛也非常豪华!最低配备的车型也有气囊、胎压监测、前后倒车雷达、倒车影像、多功能方向盘、手机互联和带有映射功能的中控彩色大屏幕、自动空调、防紫外线玻璃、剪辑窗等。

如果考虑购买宽敞舒适的合资品牌mpv车,广汽本田的奥德赛无疑是推荐给大家的车。采用的动力系统虽然不先进,但值得信赖的质量是最大的亮点!同时,该动力系统具有较好的油耗和动力性表现!相比销量较高的美系合资品牌上汽通用别克gl8,广汽本田的商业气息并不浓厚,更适合家庭用户购买!奥德赛更有生活气息!

请问本田奥德赛怎么样?送给女朋友,她会喜欢吗?

李老师认为本田奥德赛是款性价比超高的好车,送给女朋友,她一定会喜欢的。

潮流的外观

在外观上,这款新车采用了最新的本田家族设计风格。正面配备了一个大水平铬格栅。两侧的led大灯经过重新设计,更加引人注目。全新的环绕风格,时尚感极高。伟大的进步。车身边线光滑,加上镀铬饰件的装饰,有效增强动感。车身后部还配备了一个重新设计的尾灯组,与前面的脸相呼应。并采用镀铬材料进行装饰。与此同时,这款新车还在品牌标志的前部加入了蓝色装饰,进一步展示了这款混合动力车型的特殊身份。在车的侧面,延续了侧面推拉门的设计,方便更多的人上下车。此外,这款新车采用了钢琴漆饰条和镀铬门把手相辅相成。对比色设计使新车看起来不再单调。同时,新车还提供了多种款式的铝合金轮毂供消费者选择,增强了选择的趣味性。

高端的内饰

在内饰方面,新车配备了全新的三辐设计方向盘,中控台配备了大型浮动中控屏,并集成了本田connect3.0智能制导互联系统。整体设计既具有科技感,又便于操作。漂浮式大尺寸中控屏幕是这款车的核心升级之一。虽然这个屏幕的具体尺寸不确定,但一定要比现在的型号大。同时,位置越高,司机观察也越方便。另一个变化是转换机制。新型号由旧型号的齿轮型改为钮扣型。车机系统采用本田connect3.0智能制导互联系统,与新思域一样。该车机系统功能更丰富,更符合当前主流使用要求。

强大的动力

在动力方面,新车型采用本田第三代i-mmd双电机混合动力系统,并配备了e-cvt变速箱。发动机最大功率为107kw,最大扭矩为175n·m;电机功率为135kw,扭矩为315n·m。

新的奥德赛放弃了机械换挡手柄,取而代之的是更节省空间的按钮式换挡机构。此外,新车还增加了运动模式选择按钮,在一定程度上提高了驾驶乐趣。

综上所述,李老师认为本田奥德赛是款值得推荐的好车,买它就对了。

奥德赛混动版的驾驶感受如何?能让人满意吗?

奥德赛的外观和内饰就不多介绍了,因为这几年也几乎没有大的改动,大家都特别熟悉了,相比于艾力绅,奥德赛更显家居一点。在mpv领域,虽然已经卖不过gl8了,但是依然是代表性车型。

混动奥德赛使用的是本田的第三代i-mmd系统,2.0l自然吸气发动机配合一台最大功率184马力的电动机,工作方式类似增程式电动车。

因为有一块比较大的电机,所以它的低扭表现非常不错,动力响应迅速,输出直接,持续线性,中后段的加速能力,在电量充足时,也能获得十分可观的加速表现,虽然实测零百加速时间要9秒多,但是实际动力感受却很充沛,整车驾驶轻盈顺畅,很有电动车的质感。

应该说本田的混动系统的平顺性给它的舒适性体验带去了好评。相对于出色的动力系统而言,奥德赛的底盘就显得比较平庸了,整体以舒适性调教为主,但是并不是一味的“软”,也保留了相当的路感和支撑性,所以也不会有特别忽悠的乘坐感受。

空间是奥德赛作为mpv的主要卖点:

1.第三排座椅折叠以后,后备箱会形成一个非常可观的载物空间,而且十分规整。

2.第二排座椅调整到最后时,会形成一个非常大的乘坐空间,加之舒适的独立座椅,乘坐表现真的很优秀。

3.侧滑门的门槛比较低,对于家里老人孩子特别友好,上下车很方便。

4.第三排空间表现很好,比起那些7座suv车型的惨不忍睹的第三排,奥德赛的第三排真的是可以舒服坐人的,腿部空间充裕,头部略显局促。

5.与艾力绅一样,第三排座椅也可以外翻变成钓鱼模式,拓展性很好。

缺点是:

1.隔音水平还是一般,高速行驶时的风噪、胎噪以及发动机急加速的噪音还是很大。中低速时驾驶质感最好,因为电机的缘故,静谧性真的不错。

2.中控显示屏分辨率一般,画质粗糙,颗粒感明显,看起来十分廉价。

3.转向力度偏沉,对于女性驾驶者不太友好。

编辑总结

省油不算是混动奥德赛最大的亮点,我觉得动力的平顺性带来的舒适享受以及中低速时静谧性的表现,才是它最吸引人的地方。

本田奥德赛怎么样

奥德赛这类车摆脱了商务车死板的形象,塑造了居家旅行所需要的多元化功能。在驾驶时,便于操控和调教轿车,更适宜于乡间林荫路的行驶。

奥德赛这款车外观犀利动感,具有流畅的线条,车身侧面具有强的层次感。车内空间宽阔,视野广阔,油耗较低。

扩展资料:

在现代英文中,奥德斯原本是“旅行者”的意思,起源于古希腊的神话故事。日本设计师在设计此款车时,曾跑遍欧洲,追寻着古希腊英雄史诗的足迹,寻求其内涵的浪漫。

以下内容供参考:百度百科-奥德赛

热销suv保养成本对比,cs75 plus与gs4谁更好养?

如今,汽车已经成为人们出行必不可少的工具。然而很多人买完车都会感叹:买车容易养车难。对于爱车的人来说,养车的花费有时占比就很大了,虽然养车像个无底洞,但既然买了车还是得好好保养才行。能够买辆养起来很省心的车,那自然是最好的,特别是suv,如果能够买到一辆省钱又省心的车,那么就节约了很多开销。对于15万预算购买suv的消费者来说,?长安cs75?plus与gs4是个不错的选择。这两款车型在换代后,表现更是提升不少,而且两款车不仅在价格上有着较大的重叠区间,在产品力方面也较为接近,那么这两款车型的保养费用到底怎么样?下面就一起来看看吧!

长安cs75?plus

指导价:10.69-15.49万

长安cs75?plus的首保为5000公里,此后保养间隔为7500公里保养一次,比一般的车型要省心很多。长安cs75?plus首保免费,每年行驶12500公里时,要更换发动机机油、机油滤芯和空调滤芯,配件费加工时费共花费369元,小保养相对来说还是比较省钱的,按3年计算的话,长安cs75?plus大概行驶42500万公里,总计花费2912元,保养费用十分划算。

由于cs75?plus搭载的1.5t发动机,可以产生的最大马力为178匹,与之匹配的是6at变速箱,其所产生的百公里综合油耗为8.6l,燃油经济性表现算是不错的,如果按照广州92号油价5.58元/l计算,一公里需油费需0.48元,三年行驶60000公里就需要花费28800多元。

保险方面会根据价格的高低有所不同,例如,如果办理的是全险,入门车型6000左右,顶配差不多要7000左右了。不过,随着年份的增加,保费也会有所下降。

总的来说,长安cs75?plus一年的养车成本接近20000元,不过洗车等平时到店养护费用就因人而异了,如果有些店有养护优惠,又可以节省一些费用。

传祺gs4

指导价:8.98-15.18万

传祺gs4作为传祺当家车型,为传祺贡献了不错的销量数据。从保养配件价格表上看,?gs4的首保里程为5000公里,之后每5000公里保养一次,这比cs75?plus保养更频繁一些。小保养所需费用516元,这比cs75?plus要高,40000公里大保养时要花1088元cs75?plus贵上不少,3年6万公里总计花费6648元,3年保养费gs4比cs75?plus贵了一倍不止。可见保养上,还是cs75?plus更省心省钱。

传祺gs4搭载的1.5t发动机,其可以产生的最大马力为169匹,与之匹配的是6mt和6at变速箱。百公里综合油耗为8.1l,与同级车型相比里油耗表现也算不错,特别是与一些国产品牌相比,燃油经济性表现更为出色。同样按广州92号油价5.58元/l计算,一公里需油费需0.45元,行驶60000公里就需要花费27000多元。虽然保养费gs4没有优势,但在油耗上则更胜一筹。

保险费用会根据车价格有所不同,如果是全险,入门车型大概是5800左右,高配为7200左右,在没有出险的情况下每年也会逐年下降。而且gs4的材料费和工时费水平都相当合理,特别是经常换的三滤,价格更是亲民。

虽然cs75?plus的保养费用比gs4要低,但gs4油耗更低,油费也更低,整体来看,gs4养车成本比cs75?plus更低更划算。

本文来源于汽车之家车家号作者,不代表汽车之家的观点立场。

七十年代的美国经济是什么梗

二十世纪七十年代——美国经济滞胀史

滞胀的成因

科技发展正处低潮、出口贸易份额下降、实体经济缺乏增长点是根本原因。

扩张性财政政策和处于转型期的货币政策不但没有刺激经济增长,反而如“火上浇油”。

美元持续贬值、油价高企和粮食紧缺推动了本来就高企的通货膨胀。

滞胀的影响

滞胀对私人投资造成了极为负面的影响,大量企业倒闭,工人失业,经济增长停滞。

在整个滞胀期间美国股市经过了 6 轮调整,股市走熊先于经济衰退,而股市起稳也先于经济起稳。

在西方经济体遭遇滞胀的同时,美国信贷扩张反而促成了欠发达国家的经济发展及世界贸易的扩张。

走出滞胀

经过里根政府的结构性财政政策和紧缩性货币政策,美国于1983 年迎来经济增长高峰,此轮滞胀历时13 年。

经济学上的“滞胀”是指生产停滞、失业率增加和通货膨胀并存的经济现象。生产停滞是经济滞胀的一个重要表现形式。由美国学者d.格林沃尔主编的《现代经济词典》把停滞解释为:“实际产量或收入不变、下降或虽增长但大大慢于所能达到的增长速度”。因此,滞胀时期的生产停滞并不是仅仅指资本主义经济周期中危机阶段生产的下降和停滞,它是一种跨越经济周期长期存在的现象。因此,上世纪1970 年到1982 年美国所经历的经济危机及经济缓慢增长阶段基本上属于“滞胀”阶段。市场上普遍认为美国当时的滞胀以及此后爆发的经济危机主要是由能源价格上涨所致。如今,石油价格又再度高企,“次贷”危机愈演愈烈。美国是否又会重新回到经济衰退与通货膨胀并存的两难境地?以史为鉴可以知兴替,本文就滞胀起因、滞胀对股市及全球经济的影响以及如何走出滞胀等话题展开讨论,希望能给读者以启发。

1970-1982 年美国“滞胀”成因

在“滞胀”阶段,美国共经历了 4 次经济危机(按照nber 的统计资料,经济谷底分别为1970 年11 月,1975 年3 月,1980 年7 月,1982 年11 月)。这几次经济危机期间,在生产下降和失业率猛增的同时,物价不但没有下跌反而普遍大幅度上涨,成为高通货膨胀率、高失业率和低经济增长并存的独特经济现象。

这种现象在美国经济发展史上较为罕见。二战后至1970 年间美国共发生了四次经济衰退(按照nber 的统计资料,经济谷底分别为1949 年10 月,1954 年5 月,1958年4 月,1961 年2 月)。经济衰退发生时,生产下降,失业增加,同时物价也会下降;危机过后,生产增长,就业增加,物价也会上涨。是什么导致了高通胀率与高失业率、经济不振同时存在?我们还应该从滞胀产生的原因说起。

缺乏增长点的实体经济是“滞胀”的根本原因

美国经济出现停滞始于 1969 年,当时的通货膨胀率约在5%左右。美国经济为什么会出现“停滞”?原因在于:

其一,战争对美国消费和经济增长的刺激正逐渐消失。比如五、六十年代美国工业高涨,得益于世界大战积累起来的被抑制的对固定资产、住宅建筑、耐用消费品的需求,以及朝鲜战争和越南战争的刺激。这些因素在70 年代以后已经逐步消失。

其二、科技发展处于低潮。20 世纪40 年代末,美国等资本主义国家率先掀起了以原子能和电子信息技术的发明与应用为先导的第三次科技革命,五、六十年代以来推动了美国工业的高速增长。但经过了近20 年的科技高潮后,到70 年代初,第三次科技革命的推动力已经明显减弱。

直至 70 年代末80 年代初,在第三次科技革命的基础上,全世界范围内以微电子技术、生物工程、新型材料、宇航工程、海洋工程、核能技术等尖端技术的应用为主要标志的新技术革命的新科技革命才再掀高潮。

其三、美国在世界市场上的出口贸易额开始下降。自1960 年代开始,由于经济全球化、区域化的发展,商品和生产要素国际间流动的限制大大减少,世界市场竞争加剧。1947 美国出口额占世界出口额的约三分之一,1948 年下降到23.5%,1960 年下降到18.2%,1970 年再降到15.5%。1美国从1971 年首次出现了13.03 亿美元的对外贸易逆差,此后,除了1973、1975 年为小额顺差外,其余年份均为逆差。

扩张性财政政策和处于转型期的货币政策直接推动了通货膨胀

扩大总需求的财政政策以及宽松的货币政策曾对 50 到60 年代发达资本主义国家经济的高速增长、失业率下降以及促使经济危机程度减弱和时间缩短,起了一定的作用。然而,在70 年代,扩张式的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却双双“失灵”了。

第一、财政政策为什么“失灵”?

第二次世界大战后,美国数届政府皆奉行赤字财政政策,不断扩大政府开支,借以刺激经济回升,提供大量就业机会。战后至1981 年为止的36 个财政年度,有27 个财政年度有赤字。政府预算内的财政赤字在1976 年和1981 年分别创下了694 亿美元和739 亿美元的历史新高。在1970 年至1979 年的10 年中,政府的财政赤字预算达5128 亿美元。

为了弥补财政赤字,美国政府还发行了大量的国债。1970 年国债额为370 亿美元,1975 年国债额为5332 亿美元,1980 年国债发行额达到9077 亿美元。人均负担的国债额从1960 年的1572 美元增加到1980 年的3985 亿美元。联邦政府每年为国债付出的利息也从 1960 年的92 亿美元增加到1980 年的749 亿美元;利息约占每年联邦支出的10%左右。

扩张性的财政政策缘何失效?归根结底,是由于实体经济缺乏增长点。扩张性财政政策没有起到刺激经济增长的作用,反而如火上浇油般推高了通货膨胀。

第二、货币政策为何“失灵”?

自布雷顿森林体系崩溃后,美联储的货币政策逐步由价格目标向数量目标过渡。但是,受到凯恩斯主义的影响,美联储在实际操作中,仍是把利率作为货币政策体系的首要地位。因此,在此转变阶段,货币政策不稳定,再加上,高通货膨胀背景下,利率波动较大,最终导致了货币供应量过大。

具体而言,虽然1970 年伯恩斯上任不久后就宣布以货币总量为供给目标,但是实际上却是以联邦基金利率为最终目标。每隔六个星期,联邦公开市场委员会就会重新制定各种货币总量的目标区间,以及与该目标区间所匹配的联邦基金利率。如果联邦基金利率高于或低于目标区间,就通过调整货币供应量的手法将联邦基金利率保持在目标区间内。因此,货币供应量往往会出人意外地螺旋式上升或者下降,极不稳定。

另外,选择利率作为调控目标,也有不利的一面。首先,虽然关于利率的信息每天都能得到,但不容易控制。其次,影响总需求的主要因素是预期的长期真实利率。所谓预测的长期真实利率,就是市场参与者通过在名义利率减去预期通货膨胀率来推测的真实利率。而恰恰在20 世纪70 年代,美国出现了比较高的通货膨胀。在这样高的通货膨胀时期,名义长期利率和总需求之间的关系既不稳定,也不能预测。

因此,在滞胀期间,美联储的货币政策没有能够帮助经济增长,反而由于货币供应量过大,被认为是推高通货膨胀的因素之一。

银行信贷业务扩张也对通货膨胀的产生起到了推波助澜的作用。

能源和食品价格上涨使通货膨胀直接上升至两位数

世人常常把上世纪 70 年代的经济“滞胀”归因为石油价格上涨。我们的研究也发现,石油价格大幅上涨与其后的经济衰退的确有着密切的关系。第一次石油危机发生于 1973-1974 年。十月战争爆发,欧佩克为制裁西方,联手削减石油出口量。国际油价从每桶3 美元涨到12 美元。而与此同时,西方发达国家的经济开始衰退。从1973 年到1975 年美国实际gdp 增长下降了0.7%。第二次石油危机发生于 1979-1980 年。伊朗爆发革命,随后伊朗和伊拉克开战。石油日产量锐减油价骤升,从每桶14 美元飞涨到近40 美元;第二次石油危机也引起了西方主要工业国的经济衰退,1979 年到1980 年,美国实际gdp 下降了0.23%。第三次石油危机发生于 1990 年。1990 年8 月,伊拉克入侵科威特,次年1 月,美国对伊拉克开战。三个月的时间,石油价格从每桶14 美元上涨至40 美元。从1990 年到1991 年,美国实际gdp 下降了0.17%。

为什么油价上涨会引起经济衰退的连锁反应呢?首先,生产率与石油价格关系密切,石油价格上涨会导致生产率下降。美国工业部门在19 世纪70 年代对石油的使用量达到高峰,石油价格上涨直接影响了使用石油为燃料和原材料的生产部门。

其次,石油价格的上涨直接推动了本来就高企的通货膨胀率。石油以最终消费品和中间产品这两种形式影响物价的走势。

除此之外,不仅是油价格上涨,食品价格也由于粮食紧缺而大涨,在一定程度上增加了通货膨胀压力。1972 年,自然灾害席卷全球,世界粮食总产量比上年减少2.9%,许多国家发生严重的饥荒。前苏联在这一年到处抢购,大量进口,造成战后前所未有的粮食短缺。1974 年世界粮食再次减产,紧缺状况进一步加剧。第二次石油危机出现之前的1978 年,再次出现世界粮食短缺。

由于粮食供应不足,粮食价格上涨幅度较大,1973 年和1974 年,美国食品和饮料价格上涨幅度分别达到13.2%和13.7%;1978 年和1979 年,上涨幅度分别达到9.7%和10.7%。

布雷顿森林体系崩溃与美元贬值

石油价格的上涨从表面上看由石油危机所引发,但实际上也与美元持续贬值不无关系。1975 年,美国与海湾国家相继签订协议,协议的主要内容只有一个:这些国家只用美元进行石油结算。石油价格由美元标注,这造成原油价格与美元汇率反向运动的逻辑关系。1970 年,布雷顿森林体系崩溃后美元持续贬值,为油价上涨提供了充分的理由。

滞胀对全球经济的影响

滞胀对美国经济造成了致命的打击。一方面,美国工业经历了长时间的生产下降。1973 年发生的经济危机使得美国的工业生产下降了15.3%,持续时间为18 个月;1979年发生的经济危机使得美国工业生产下降了11.8%,持续时间约44 个月。另一方面,大量企业破产,失业率上升到战后历次危机的最高值。1979 年发生的经济危机造成了近1.5 万家企业破产倒闭,失业率最高时达9.2%,失业人数约836 万。在1979 年发生的经济危机中,企业倒闭、银行破产数和失业率都创出战后最高纪录。企业破产数量达25 300 家,失业率最高时达10.8%。此外,固定资产投资大幅下降、物价严重上涨都严重影响了美国经济发展。“滞胀”阶段是美国“二战”结束后最为艰难的一个阶段。从 1969 年12 月爆发经济危机,到1982 年12 月经济复苏为止,美国约有13 年的时间停留在滞胀的阴影下。平均每3 年多就有一次衰退,实际gdp 平均增长速度只有2.9%,而其它时期的经济增幅平均为3.87%至5.69%。与此同时通货膨胀率前所未有地高涨,年平均通货膨胀率达到10.46%,而美国战后各经济阶段的平均通货膨胀率为2.33%至3.54%。

“滞胀”时期美国各产业的表现

70 年代美国“滞胀”时期,各行业的表现不一。我们统计发现,大多数行业,特别是制造业表现较差;但是,具有定价权的上游资源行业和下游服务业,以及出现新的盈利模式的行业,增速明显能超越cpi 的涨幅。70 年代,美国增长最强劲的行业分别是采掘业、农林牧渔、金融服务业、公用事业,平均年增速超过10%,远远超过cpi 的上涨。其中,采掘、农林牧渔的年增长几次超过50%,主要是受益于石油价格暴涨和全球性粮食涨价。金融服务业的年增长也曾经接近20%,则是因为70 年代美国的银行业了出现新的盈利模式——国际贷款业务的兴起。中东“石油美元”最终又存回了美国的银行,再加上美元持续贬值刺激不产油的欠发达国家贷款来支付其国际收支逆差,因此,70年代美国的银行业处于信贷扩张、高杠杆、高盈利的丰厚时期,直至80 年代初债务危机爆发。

70 年代,美国温和增长的行业,包括,信息服务业、教育医疗业、房地产、住宿食品服务业、文化业等行业,扣除通货膨胀的因素后,基本实现正增长。信息服务业的增长主要是受到当时美国电信行业的垄断格局被打破,行业竞争机制刺激了居民对通信的消费增长。

70 年代,美国增长呈现停滞状态的行业涉及面较广,包括,制造业、交运仓储、建筑业、零售业、批发贸易等,主要是受到经济停滞、失业率高的影响。

滞胀翘高全球能源和大宗商品价格通货膨胀导致了固定收益类资产贬值,经济衰退又拖累了股市上涨,缺乏投资渠道的资金开始涌入大宗商品市场。黄金作为规避通货膨胀的保值工具在1980 年创下了每盎司850 美元的高点。

滞胀对美国股市的影响

经济的衰退通常伴随着股市的下跌。我们分析了1942 年至1995 年股市的牛熊周期,发现这期间总共有8 次经济衰退,每次都伴随着股票市场走熊。股票市场走势是经济增长的领先指标,8 次经济衰退前的股市有7 次已经提前下跌已经提前下跌,而经济开始复苏前,股市一般会提前4 个月左右起稳。当然并不是每次股市走熊都与经济周期有关,14 次股市调整只有8 次与经济周期有关。信贷周期等其他因素也同时左右着股票市场的走势。

整个滞胀时期,股票市场经过了 6 次调整,约有一半的时间处于熊市之中。也就是说,1946-1995 年美国股市的14 次调整有一半是发生在滞胀时期的。滞胀严重影响了美国股市的发展1973 年-1974 年的股市大调整中,美国s&p500 下跌了近43.3%,为历次调整中最大跌幅。从个股的表现看,在70 年代股市调整时期,仍有部分行业的股票出现了一定的涨幅。比如,金融股、国防股、采掘股和服务类股。总体来说,板块的走势还是与当时的行业景气度密切相关。

西方国家“滞胀”对全球影响——资金向欠发达国家巨额转移

虽然 20 世纪70 年代,西方国家都陷入了滞胀的局面,但是,美国信贷规模的持续扩张,也促成了全球尤其是欠发达国家的发展和世界贸易的扩张。国际贷款业务的兴起至少可以追溯到1973 年的第一次石油危机时机,主要由三方面因素促成的。

其一、资金。1973 年,加速的通货膨胀与利率上调的不利影响无法支持美国银行正常的融资活动,导致了银行系统的演进走上了另外一条道路。当时石油涨价带来的巨额财富源源不断地流向了产油国,这些石油美元最终又存回了美国银行。缺乏正常融资渠道的银行一下子拥有了巨额的资金。

其二、需求。借款需求的产生与70 年代宽松的货币政策、过低的实际利率相关。宽松的货币政策,美元贬值,负利率降低了还本付息的费用,也间接增强了借款国的信用度。下跌的实际利率、扩张的世界贸易、不断提高的商品价格、再加上贬值的美元,这一切都鼓励了债务国,并给与他们增加负债额的机会。国际上,不产油的欠发达国家需要贷款来支付其国际收支逆差,而产油国家则需要贷款来支持经济扩张计划。适逢东西方关系缓和,美国银行成为信贷的源泉。

其三、利润。当时,欧洲美元市场不受管制,美国银行不必为自己海外分公司的债务保持最低的准备金。国际贷款的利润相当的丰厚。

国际贷款业务成为整个银行业务中发展最快的业务。加上各家银行争夺市场份额的竞争,对贷款条件的要求就相应宽松很多。借债国为获得贷款而提供的必要资料少得可怜,一些贷款银行甚至不知道贷款对象在其他地方的借款数额。就这样整个国际信贷市场迅速的发展起来。1982 年,墨西哥债务危机爆发后,国际信贷市场的发展才算告一段落。20 世纪90年代开始,私人资本才开始显著流入新兴市场。

美国如何走出“滞胀”?

以往当发生经济衰退时,在生产下降、失业率增加的同时,往往伴随着物价水平的下跌,正是由此实际情况作后盾,以通货膨胀率为代价换取失业率下降的凯恩斯主义经济政策才能大行其道。然而,此时情况却发生了变化。滞胀时期,异常的通货膨胀率和失业率同时发生,使得美国政府进退两难。

渐进的经济恢复政策

福特和卡特的两任政府都实行了渐进的经济恢复政策。1976 年1 月,失业率为7.9%,福特政府设置了一条将失业率压制到1980 年时5.2%的经济路径。也就意味着在这段时间内,失业率每年需要下降0.6%。卡特总统在任职期间,也将这一目标路径沿袭下来。其具体措施是:一是减税以刺激经济上升;二是拨款举办公共服务事业;以增加临时工作位置。前一项措施虽然起到了一定的积极作用,但却扩大了预算赤字,从而加剧了美国依然存在的通货膨胀,以至于1978 年又出现“双位数”的通货膨胀率;后一项措施则因拨款不多,以致收效不大。通货膨胀的上升导致卡特政府不得不将重点重新转移到治理通货膨胀上,采用紧缩的货币政策,联邦基金利率在70 年代末甚至超过了10%。由于卡特政府在治理通货膨胀和刺激经济增长的问题上摇摆不定,货币政策时紧时松,也没有执行前后一至的战略。最终,卡特政府也在“滞胀”的阴影中下台。

稳定货币供给量和结构性财政政策

1979 年沃尔克就任美联储主席,强力提升美元利率。高息的强势美元政策,吸引了大量的外国资本流入美国,将美国推入强势美元时代。1981 年,里根入主白宫,里根政府认为,国家对经济过度干预,限制了经济活力,是造成经济恶性循环的根本原因。为了对付"滞胀",里根政府改弦易辙,采用了四个措施:稳定货币供应量、减轻税赋、缩减开支、减少政府干预。最为有效的两条是稳定货币供应量和减少政府干预。

首先,里根政府以控制货币供应量为主要目标,即使利率过高触发经济危机,也不放弃从紧的货币政策。里根政府在期上任初期虽然遭遇了严重的经济危机,但是稳定的货币供应量抑制了通货膨胀,使得通货膨胀逐步下降。到 年已经降到3.8%。其次,里根对企业实行的加速折旧政策和原来的投资课税扣除等优惠,使得企业手中的现金流量增加,对刺激传统产业更新设备起了很大作用;另外,由于生产资料的价格上涨低于前期,也鼓励了企业投资。除此以外,能源消费结构的变化引起了油价的下跌;美元升值也使得进口产品价格下降;工会为保证工人就业而放弃提高工资的要求等客观原因也使得通货膨涨出现了下降的态势。经过里根政府的持续努力,美国终于1983 年迎来了新的经济增长高峰,此轮经济滞胀一共经历了13 年的时间。

为什么现在的汽油价和柴油价要涨得这么高?

分析国际油价居高不下的原因,国际能源署副署长威廉姆·拉姆瑟(william ramsay)认为,油价上涨并不是由某个单纯因素造成的,首要因素是需求拉动,油价波动的直接原因是供应与需求的相互作用。

“长期以来石油领域投资不足,也是导致油价高企重要原因。”印度尼西亚能源经济研究机构基金主席subroto教授说,石油投资不足导致了产能不足。1995至2000年间,全球对石油生产的投资下降了,石油的加工能力减弱了,这就为今天油价的上涨埋下了伏笔。

3月26日,国家发改委再次将汽油与柴油的价格每吨分别提高300元与200元,国际市场石油价格大幅度上涨以及成品油价格与原油价格倒挂无疑是油价上调的主要原因。原油价格的上涨常常牵动各方面的神经,本报从今日起推出一组稿件,通过具体数据,深入分析原油上涨原因,并试图判断原油以后的走势。

原油(以纽约商业交易所的西德克萨斯中质原油即wti原油为例,原油价格均指wti原油期货近期合约的价格)从1998年12月10的10.72美元/桶开始上涨,已经上涨了7年多,最高上涨幅度高达561%,但是到目前为止还没有结束的迹象。这次原油上涨的涨幅之大、时间之长出乎人们的预料,推动油价上涨的原因也比较复杂。 供求关系是决定任何商品价格的本质因素,某种商品,只要需求增加或者供应减少就会导致其价格上涨。由于原油的特殊性,即资源的有限性与不可再生性,导致原油的供应受现有的油田与生产设备的制约,从而导致原油供应存在瓶颈,一旦对原油需求增加或者预期将增加而产能又不能相应增加,剩余生产能力不足,就会导致油价上涨。 即使在需求不变的情况下,可能导致供应减少的突发事件的出现,也会使原来脆弱的供求关系失衡,导致油价上涨。本轮原油上涨正是在需求不断增加、供应存在瓶颈或可能减少的事实与事件的轮番作用下,使原油价格节节上升。具体原因如下: 第一,世界经济的复苏与强劲增长导致对原油需求的增加推动油价上涨。

1999年,世界经济进入复苏阶段,尤其是美国经济迅猛增长,对原油的需求开始大幅增加,导致原油价格开始回升。 2001年世界经济、贸易、投资从2000年强劲增长转为急剧下滑。据世界银行公布的数据,2001年世界gdp增长率从2000年的3.8%降到1.3%,创10年来新低。
但从2002年开始,全球经济进入新一轮景气周期,主要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经济增长速度均有所加快,尤其是世界经济2004年经历了25年间最强劲增长。 同时,全球低利率政策下的高投资率引起对石油等能源消耗出现较大幅度增长,石油需求增长超过预期,2004年全球平均每天对石油的需求是8240万桶,增长达到3.4%,而2005年世界经济仍然是高速增长,对石油的需求增幅达到1.3%。石油需求的快速增长拉动了油价上涨。 笔者发现,1999年与2002年,世界石油都出现供需缺口,而这两年正是原油价格开始上升的年份;2001年世界经济大幅回落,原油的价格在这一年也出现回落,2003年以后世界经济的强劲增长导致对原油需求的强劲增长,从而推动原油价格迅猛上涨,可见,世界经济的复苏与增长是原油价格上涨的本质原因与最终推动力。 第二,以美国为首的西方国家大量增加石油储备,激化石油供需矛盾,加剧油价上涨。 在世界经济高速增长、对原油需求不断增加的情况下,原油供应日益捉襟见肘,而与此同时,以美国为首的西方国家却大量增加石油储备,无疑增加了原油的需求,激化了石油供需矛盾,加剧油价上涨。 我们首先来看美国的战略原油储备,表二是1998年12月10日wti原油价格从10.72美元/桶开始上涨以来到2005年底的原油价格与美国战略原油储备之间的关系图,它显示出美国不断增加的原油战略储备与原油价格成高度的正相关,实际上7年来其相关系数达0.88,这说明美国等西方国家增加原油战略储备正是导致对原油需求增加的一个很重要的因素,从而对原油价格的上涨起到了推波助澜的作用。 其次,我们再来看看美国原油商业储备对原油价格的影响。 在2002年10月以前,由于大量商业库存的压力,尽管对原油需求增加,原油价格不断上涨,也都是恢复性的正常上涨,2002年10月到2004年底,一方面是经济的强劲复苏和西方国家增加战略原油库存对原油需求的双重增加,另一方面是商业库存的大幅减少,因此导致原油价格不断走高,刷新历史记录。 总之,从上面的分析中可以得出,世界经济的复苏与增长导致的对原油需求的增长以及西方国家大量储备原油更是加剧了对原油的需求,再加上对供应中断的担忧,最终导致原油价格不断走高。经济增长对原油需求的增长是本轮原油上涨的最本质原因,在原油上涨的过程中对原油价格上涨所起的作用大概在50%左右。

油价触底,新能源车仍是明智选择

近日以来,油价一降再降成为有车一族最为关注的焦点,国际油价暴跌导致重回5元时代的油价成为不少燃油车车主福音,但这并不意味着传统燃油车就是当下最值得选的,甚至可以说新能源汽车受油价暴跌在销量上的影响微乎其微。

一两年之前,在许多人的意识形态里燃油车在诸多方面相比于新能源汽车依然存在不可替代的优势,但经过科技的飞速发展以及基础设施的不断完善,新能源汽车在多场景使用以及燃油经济性方面已经完全碾压燃油车,即便是油价重回5元时代,燃油车也不可能比新能源车尤其是纯电车更经济实惠。且除此以外,政府出台的政策以及人们在意识形态里对环境保护越来越重视,未来汽车全面向新能源转型已是大势所趋。

底价只是暂时,迟早价格会回升

低迷的油价会在一定程度上刺激人们进行汽车消费,而在选购时不应该被暂时的“底价”所迷惑,应保持理性。

长远来看,油价的回升是迟早的事情。石油是重要的能源和战略物资,与我国的经济、发展甚至安全密切相关,而目前石油的价格已经十分接近最低的底线,继续下跌的可能性微乎其微,因为“国内成品油价格将按机制调整至对应的原油价格,而低于40美元的部分不再下调”。

当然,从另一方面来看,随着我国人均拥车辆的数值不断增高,石油需求量一直居高不下,而我国超过70%的石油都是依靠进口,谁又能保证从外采购的几个石油大国不会将石油价格抬升回去呢,目前油价“红线”价格或许依然会维持一段时间,但也仅仅只是暂时的。

燃油价格变化不会左右未来汽车发展趋势

随着环境保护问题越来越得到重视,汽车燃料新能源化已经成为全球汽车的发展趋势,无论是我国的自主品牌还是其他的合资品牌,甚至包括bba等豪华品牌都正逐步向新能源化转型,且许多国家在未来发展规划中明确规定将会在某个年份完全实现汽车新能源化。

相比于传统燃油车,新能源汽车不仅具备更加环保、更经济性的优势,随着基础设施和科技水平的不断改进,部分新能源汽车在性能和续航方面已经超越了传统燃油车,远程旅行跑长途对于新能源车而言已经不再是遥不可及的梦,纯电续航里程达到400km以上的车型已经比比皆是。这些变化也导致以往一部分观望已久的消费者改观,购买新能源汽车后发现他们的选择的确是正确的。

插电混动或为最佳选择

即便如此,如果你对纯电车仍然存有一丝顾虑,那么插电混动车型也不失为最佳的购车选择,比起当下的纯电车,插电混动车型拥有更卓越的混动续航里程以及充满趣味的驾控体验。

驾驶部分插电混动车型,在前段加速中能够明显快人一步,电机瞬间爆发出的巨大扭矩是燃油发动机很难媲美的,而到了中后段加速,发动机介入工作会带来源源不断的动力输出,充满驾控乐趣,在此基础上,许多插电混动车型开启混动模式后,百公里油耗甚至能够低止1l左右,燃油经济性相当卓越。

开启混动模式能够带你去更远的地方,而在城市的日常生活中也可开启纯电模式完成办公地点到家的往返,通常情况下,纯电续航能力在100km左右的插电混动车型基本能够满足大多数上班族两天的来回用车需求,还是比较方便的。

写在最后:

总的来说,选择新能源车并不仅仅只是选择了更加卓越的用车经济性,更是选择了一种拥抱未来的用车新生活和新形式的驾控感受。

本文来源于汽车之家车家号作者,不代表汽车之家的观点立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