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9年汽油价格

2.造成中国石油垄断的原因

3.为什么说中东为石油而战

4.国际石油价格的波动对我国国内能源市场的影响

5.成品油定价机制的历史因素

6.为什么1999~2000年全球经济复苏导致石油价格急剧上升

7.国际原油价格主要影响因素的定性分析

1999国际油价_2009国际油价回顾

1972年原油价格大约为$3.00/桶,但是到了1974年,原油价格上涨了四倍之多达到$12.00。中东战争始于1973年10月5日叙利亚和埃及对以色列的袭击。美国和许多西方国家表达了对以色列的支持。因为这个原因,一些阿拉伯出口国对那些支持以色列的国家实施了禁运。阿拉伯国家削减了500万桶/天的产量。其中100桶由其他国家增加的产量所抵消。削减的400万桶/天的产量一直延续到1974年3月,代表了世界产量的7%。

如果还有对石油价格控制权从美国转移到opec的怀疑,那么在阿拉伯实施了石油禁运后便彻底消除了。原油价格在短短六个月之间上涨了400%,油价对石油供应的敏感程度是显而易见的。

从1974年-1978年世界原油价格相对变动得比较平缓,价格从$12.21上涨到$13.55/桶。经过通涨调整的原油价格在这段时期保持稳定。

两伊危机:

伊朗和伊拉克危机导致了1979-1980新一轮的原油价格上涨。1978年11月-1979年6月伊朗革命导致了了每天200万-250万桶原油产量的减少。1980年两伊战争直接导致了伊拉克原油生产削减了270万桶/天、伊朗减少了60万桶/天。与这两次事件相联系,原油价格从1978年的$14/桶上涨到1981年的$35/桶。

美国油价控制-失败的政策?

如果不是因为美国在战后的能源政策,这一时期的油价上涨幅度可能会小很多。美国对在国内生产的原油实施价格控制以期减轻1973-1974期间油价上涨的冲击。一个显然的结果是美国消费者对进口原油比对国内生产的原油多支付48美分。而美国国内的生产商则减少了相应的收入。

政策达到目的了吗?短期内由1973-1974原油价格高涨所造成的衰退减轻了。然而,它造成了其他影响。如果美国没有实施价格控制,那么国内的勘探和生产会大幅度地提高。并且原油高价将会抑制消费者的需求:汽车将会提高单位油耗的英里数,房子和商业建筑会降低对用油的依靠,工业生产将会提高它们的能源利用率。如果是这样,在1979-1980,美国会降低对原油进口的依赖,由两伊战争引起的原油供应的短缺对价格的影响也会大大减轻。

opec调控原油价格的失败

opec很少能够对价格实施有效控制。经常出现某一opec成员国违反协议的情况,而协议的基本要求是执行成员国的生产限额。1979-1980,面对不断高涨的原油价格,沙特阿拉伯石油部长不断对其他opec成员国提出警告,高油价将抑制对原油的需求。他的警告被当成了耳边风。日益高涨的油价在消费者中导致了若干反应:油绝缘装置在新房子中的应用、旧式房子提高了对油的绝缘、许多工业生产提高了能源利用率以及汽车提高了单位油耗的英里数。这些因素加上全球经济衰退对需求的影响导致了原油价格的下跌。对opec不幸的是,衰退是暂时的,但是当石油价格降低,没有人匆忙地去移除房屋中的绝缘装置、没有人去替换高利用率的装备,许多对原油价格上涨的应对措施都是永久性的。

1986年12月opec设置的$18/桶的目标价格马上就在1987年1月被打破了。油价继续保持疲弱。随着1990年伊拉克对科威特的入侵,油价曾出现上涨,但是在战争结束后,油价进入了稳定的下降期,直到1994年以通涨调整的油价到达了自1973年以来的最低点。

价格循环出现了,随着美国经济的强劲和亚太地区经济的繁荣,从1990-1997世界对原油的消费增长了620万桶/天,亚洲几乎增长了30万桶/天,从而推动了原油价格的恢复。

原油价格的上涨因为opec对亚洲金融危机所造成的冲击的低估和忽视而突然停止。1997年12月开始,opec逐渐把它们的限额从提高250万桶/天到1998年1月1日的275万桶/天。亚洲经济出现停滞,1998年亚太地区石油消费量自1982年以来首度出现下降。低消费量和opec的高产量促使价格呈螺旋型回落。作为回应,4月,opec削减了125万桶/天的限额,7月继续削减了133.5万桶/天。然而至1998年12月,价格继续回落。opec于1999年4月继续削减171.9万桶/天的限额,才使得价格出现回升。

99年汽油价格

随着我国经济进入扩张期,近两年石油消费增长速度超过10%以上,能源消费弹性系数明显上升,我国石油对外依存度已达到40%,国际油价大幅攀升必将给国民经济各行业带来较大的冲击。当然,各行业苦乐不均,像石油天然气开采业自然会随油价飙升而盈利丰厚;石油加工业成本压力较大;化工等行业成本虽然大幅上升,但行业景气使得大部分成本可转移出去而减轻油价冲击;农业、交通运输以及生活消费等方面则深受高油价之苦。

1、对农业产生较大负面影响。

据统计分析,上世纪90年代以来,农、林、牧、渔、水利业石油消费占石油总消费量的比重在6.67%-9%之间,而且,1998-2002年该行业石油消费年均增长5.9%,仅次于交通业和建筑业的增速。农、林、牧、渔业主要以消费柴油为主,其柴油消费占柴油消费总量的1/5左右。石油价格上涨直接影响到农用化肥、农药、塑料薄膜等农资的涨价以及灌溉、耕田、运输等农机具用油的成本。

尽管政府采取措施控制农资的涨价,延缓或小幅调高柴油价格,但化肥、农药等农资存在变相涨价的情况,特别是近两年来,由于粮食价格的普遍回升以及减免农业税、种粮直补等支农政策,农民种粮积极性大大提高,农业播种面积出现多年来少有的大幅增加的局面,因此对化肥、农药等农资以及农机具的需求大幅增加。因此,石油价格的上涨给农业带来了较大的负面影响,加重了农民生产和生活负担。

2、石油和天然气开采业景气与油价同步。

石油和天然气开采业与原油的关联最为密切,因而从油价的上涨中受益最为直接。目前,我国经济快速增长对石油需求非常旺盛,国际油价持续高位徘徊,而国内原油价格基本同国际接轨,因而对于石油和天然气开采业来说,国际原油价格上涨对企业经营能力产生积极和正面的影响,油价上涨将使石油开采类企业在生产经营过程中处于较为主动的地位,行业盈利能力及资金收益达到历史最好水平。

2004年,石油和天然气开采业利润总额高达1777.2亿元,高居各行业之首,利润总额同比增长43.9%,高出全部工业企业5.8个百分点。该行业资金收益率空前上升,2004年,资金利润率高达37.1%,成本费用利润率更是高达79.8%,产值利税率也达到了52.3%。

3、石油加工及炼焦业成本压力较大。

原油成本通常占炼油企业主营业务成本的80%以上,该行业消耗了原油消费总量的72%左右,原油价格上涨,将直接增加炼油企业的成本;而且根据目前我国石油定价机制,成品油价格涨幅滞后并小于原油价格涨幅,因此石油加工及炼焦业的利润空间应该明显缩小。该行业资金回报率均处于较低水平,2004年,资金利润率、成本费用利润率、产值利税率分别仅为6.6%、3.3%和9.4%。

但是,2004年毕竟成品油出厂价格经历了四次上调,而且我国石油行业主要由少数几家企业垄断经营,企业内部上下游之间结算价格低于市场原油价格。因此,石油加工及炼焦业利润总额保持了快速增长,2004年,该行业利润总额高达267.4亿元。当然,对于那些单纯经营炼油业务并非上下游一体化的公司而言,形势没那么乐观,在当前的国内市场上所面临的不只是原油高成本压力,而且还存在没油可炼的风险。

4、化工行业具有较强转移成本能力。

目前我国正进入重化工业化阶段,而重化工产业的发展对于原油价格的波动非常敏感。近年来,化学原料及制品制造业消耗原油占原油消费总量的8.5%左右,1996-2002年该行业原油消费年均增长8.2%,增速比同期整个制造业高出2.7个百分点。原油作为化学原料及制品制造业、化学纤维制造业等石化行业重要原材料,其价格上升将直接带来石化行业成本上升。

但是,考察数据我们发现,高油价并未给化学原料及制品制造业带来多大的冲击,这是因为化工行业的景气度同油价具有高度正相关性,近年来化工行业处于景气周期,由于化工产品需求旺盛,甚至化工产品的价格涨幅远高于原油价格的涨幅,化工行业盈利能力明显提高。2004年,化学原料及制品制造业利润总额856.3亿元,同比增长86.4%,其中,基础化学原料、合成材料、肥料以及农药制造业的利润增幅均在100%以上。当然,相当部分化工产品仍是中间产品,这就意味着以化工产品为原料的下游行业面临着高成本压力。

此外,化学纤维制造业消耗原油占原油总消费量的2.8%左右, 1996-2002年该行业原油消费年均增长4.4%,增速略低于同期整个制造业。化学纤维制造业比较接近产业链末端,受原油价格波动的影响较为显著,原油价格的上涨在一定程度上压缩了该行业的利润空间。2004年,化学纤维制造业利润总额63亿元,同比仅增长16.1%,远低于全部工业企业利润的平均增速。

5、交通运输业受到的冲击最大。

交通运输业是耗油大户,其石油消费量仅次于工业,而且交通运输业石油消费占石油消费总量的比重在稳步上升,这一比重由1980年的10.4%上升至1990年的14.7%、2000年的24.6%,近年来保持在25%左右。其中,交通运输业汽油、柴油消费占汽、柴油总消费量的40%和38%左右。90年代以来,交通运输业石油消费明显快于其他行业,1991-2002年石油消费年均增长10.5%,大大超出整个石油消费总量年均4.7%的增速。石油是交通运输业最主要的原料,油价的大幅上涨,导致交通运输业单位运输成本大幅增加,严重影响了企业的经营效益。面对高油价,航空、航运、公路运输等领域的企业日子比较难过。

从我国民航的成本构成来看,航空油料消耗占总成本的比重在20%左右,是民航运输成本中最大的一块。航油的涨价明显加大民航运输成本,而目前各航空公司竞争异常激烈,机票竞相打折,上升的成本难以转嫁出去。根据国际航空运输协会(iata)的预计,由于原油价格一直居高不下,全球航空业在2005年将损失550亿美元。

油价上涨对公路运输业的影响较为明显。目前,我国运输汽车总量已超过1000万辆,因长途货运、客运对汽油、柴油依赖性较大,石油价格连续多次上调明显加大了运输公司的营运成本。同时,目前我国物流业发展缓慢,运营车辆空载率较高,地区分割导致路桥等各种收费过高。因此尽管运费有所上升,但仍面临较大的油价上涨压力。对于公共交通而言,由于公交票价执行的是政府指令性价格,所以汽油、柴油的涨价不会很快反应到公交票价上面,自行消化一部分运营成本再所难免,油价的上升使原本已比较困难的城市公交企业负担进一步加重。

出租行业损失巨大。目前,我国成品油价格是由政府确定指导价格,而出租车的价格也是由政府确定的。2004年以来,成品油价格已经连续6次上调,而出租车并未提价,同时由于出租车普遍实行单车承包制,这样一来,涨价所增加的成本开支,完全落在了司机身上。目前出租司机的收入已经摊薄,每次汽油提价都会增加他们的开支。不过,部分城市出台了出租补贴政策,可在一定程度上缓解油价上涨的损失,但大部分情况下,补贴由出租公司来负担。

油价上涨对于海运行业的影响相对来说要小一些。由于国际干散货运价指数和我国沿海干散货运价指数在高位徘徊,给航运创造了良好的盈利空间。目前国际干散货运价指数在4600点左右,由于货源充足、需求旺盛,2005年货运价格快速下降的可能性不大。因此,油价虽然有所上涨,但海运企业受影响比较小。

6、高油价冲击汽车产业发展格局。

汽车制造业本身石油需求量并不大,但是,使用汽车将大量消耗石油。目前,我国正处于人均gdp1000-3000美元的经济发展阶段,汽车消费将呈现出快速上升的趋势。2003年,中国汽车消耗汽柴油量大约7600万吨,相当于全年成品油消费量的28%。随着汽车大量进入家庭,石油供需矛盾将更加突出,沿用高油耗模式将造成我国石油供应难以为继,我国必须推广使用节油型汽车。同时,高油价必然影响消费者的购车选择,进而对汽车制造业产生较大影响,节油型汽车将成为未来汽车市场上的新宠。

7、对生活消费带来一定负面影响。

从石油平衡表来看,生活消费石油占石油消费总量的比重仅为6%左右,而且生活消费主要以液化石油气为主,2002年,生活消费中液化石油气占79.1%,汽油、柴油、煤油分别占11.1%、5.7%和4.1%。近年来我国液化石油气并未紧跟大幅上涨的原油价格上调,汽油、柴油价格的涨幅也明显小于原油,因此总的来看,国际油价上涨对生活消费的直接影响并不太大。但是,必须注意的是,随着住宅、轿车以及高档家电等为主的消费结构升级,生活消费石油的增长速度非常快。1998-2002年,生活消费石油年均增长9.5%,增速仅次于交通运输业。

特别是能源消耗巨大的耐用消费品----汽车,近几年加速进入城市居民家庭。调查资料显示,1995年以前,我国城镇居民平均每百户家庭拥有汽车还不到1辆,1999年仅为0.34辆,到2004年已达到2.2辆。一些大城市的汽车销售量以年均30%以上速度递增,其速度不亚于一些家用电器的普及速度。目前,全国家用轿车保有量已达到780万辆,按照年均行使1.5万公里,百公里平均耗油9升估算,一年就要烧掉上千万吨汽油。因此,未来石油与生活消费的关系越来越密切,对居民生活的影响越来越大。

机械制造业受到的影响和冲击会比较大。“我市这类企业往往都拥有自己的运输车辆,而且在生产过程中大多使用油做热处理燃料。这两部分成本叠加增长,无论从近期还是长远来看,对企业的利润影响都应该是比较明显的。”

除了运输成本,其实影响更大的是油价上涨带来的企业生产原料成本上升。高先生说,凡是原材料与石油行业相关的,都会受到较大影响。比如,自己公司用到的原料有甲苯,这是从原油中提炼出来的,不止是甲苯,还有二甲苯,以及芳香烃类,像这些通过原油提炼出来、用于生产制造业的产品很多,所以,只要原油一涨价,这些贝形机原料就会跟着涨价。本来,行业内预测春节后甲苯的出厂价会下降,但是,油价上涨后,不但没下降,现在反而企稳了,而且还有上涨态势。

不止是化工类生产企业,只要用到石油提炼产品的,都会有影响。像纺织服装类企业,一般人觉得可能跟石油扯不上什么关系,实际上,化纤类面料全部由石油提炼,另外,纺织染整中也要用到石油类相关产品,包括助剂,而且在生产成本中占有很大比重。油价上涨,影响的真的是衣食住行的每一个方面。

造成中国石油垄断的原因

我以前是石化的职工,我告诉你,全国各个地区有个地区差。

就河南地区而言,99年90#汽油全国价格1.8----1.95

0#柴油2.02---2.15

这个区间是因为一年常会调整几次价格。

为什么说中东为石油而战

造成这种怪圈的原因是中国石油政策的不透明:“我们总要在国际市场上保密,市场很难对中国的需求形成稳定预期。石油进口从本质上来说还是做生意,在商言商,一般而言,越公开透明越对自己有利,也越对生意伙伴有利,否则的话就会吃亏。”

量价齐升

来自海关的统计数据表明,今年1月中国进口石油836万吨,同比增长77.7%,平均进口价格上升了51%,净增11.1亿美元。

同时,原油和成品油价格的上涨,带动了其他互补性能源产品(如煤炭、天然气、电力等)的价格上涨。根据中国人民银行的统计报告,受国际油价的影响,在2003年1月,国内能源及相关产品的价格都有不同程度的上升,原油价格环比(与前月相比)上升7.6%,同比上升42.7%;成品油价格环比上升1.8%,同比上升25%;1月煤炭价格环比上涨0.3%,同比上升3.2%;电力价格也微幅爬升,环比上涨0.4%,同比上升1%;天然气价格环比上涨0.6%,同比上升0.7%。

“这是中国又一次在原油进口上实现了可观的量价齐升,与以前的粮食进口有着惊人的相似”,北京大学中国经济研究中心宋国青教授说。

宋国青称,尽管中国只有不到10年的石油进口历史,有关特征尚不能在统计数据上显著地体现,但根据他对中国粮食40年进口历史的研究,中国的石油进口正在步粮食进口的后尘。“自从中国进口粮食以来,几乎没有一次不是在国际粮价的高点大量进口,而在最低点出口。

而石油进口正在走粮食的怪圈。”历史纪录显示,2000年,国际市场石油价格一路上涨,而中国进口原油及石化产品也同时大增。来自海关的统计表明,2000年国际石油价格上升了62%,并导致相关化工产品平均涨价21%,但中国该年进口原油数量达到7013.4万吨,与1999年的3661万吨相比,几乎翻了一番。

量价齐升的后果是成本巨额上升,这个数字到底有多大呢?中国的石油企业没有公布由此带来的损失。但一个可供参考的数据是,来自海关的权威人士估算,2000年仅原油进口一项,关税至少多缴了150亿元。“150亿关税是肉烂在锅里了,但中国用户为石油进口价格上涨支付的巨额成本,大都流到国外了。”宋国青说。

逢低减仓

而在接下来的2001年,中国原油进口又陷入另一个怪圈。从2000年末开始到2001年美国“9·11”事件之后,油价从30美元以上一路下滑到17美元一桶。但该年中国的进口原油数量为6025.5万吨,比2000年下降14.09%。

“中国现在的年进口量也只在7000万吨左右,而美国每年的进口量在2亿-3亿吨左右,所以中国原油进口的绝对数量在国际市场并不算很大。但是中国进口量的波动是国际市场上最大的,”宋国青说,“2000年,中国的进口需求增加得很突然,增加量约为3500万吨,绝对数也不算很大,但是这个数字占据了该年国际市场原油供应增加量的将近一半。来自中国的需求突然增加,打乱了市场本来的预期,其后果就是价格上涨。”

体现在月度变化的数字更清楚地表明了这一趋势。1999年1月

至2月,是国际油价处于最低谷的时期,中国进口原油297.94万吨,比上年同期反而减少40%;1999年3月国际油价开始大幅回升,而中国的进口亦同时回升,当月进口原油433.25万吨,成为1998年以来最多的月份,是上月的2.6倍。在进口量不断大幅上升的同时,中国进口原油的到岸价也在同步上升,在进口量大幅下降的1、2月份,平均进口单价为89.59美元/吨;而到进口量大幅上升的3月份,这一数字上升到92.07美元/吨。

由此,国家计委能源研究所所长周大地称,1999年是国际石油市场油价急剧上涨的典型的一年,也是中国石油市场“利用两种资源、两个市场”、体现“应变能力”的典型的一年。

宋国青称,造成这种怪圈的原因是中国石油政策的不透明所致:“我们总要在国际市场上保密,市

场很难对中国的需求形成稳定预期。石油进口从本质上来说还是做生意,在商言商,一般而言,越公开透明越对自己有利,也越对生意伙伴有利,否则的话就会吃亏。”

战略储备无补短期波动

中国石油进口的深层次原因还在于国内石油市场格局。

尽管进口原油仅占国内市场的20%强,但其价格却已主导国内市场。根据1998年国家出台的《原油与成品油价格改革方案》,国内采油企业的原油出厂价格基

本围绕国际原油价格波动。而在成品油方面,仍采取新加坡、纽约、鹿特丹三地“盯价”,由国家计委在进口完税成本的基础上,加国内合理流通费用确定零售中准价,中石油、中石化在中准价上下8%左右的范围内确定零售价。

但是这种政策设计在价格的传导过程中却出现了断裂。周大地称,造成这种情况的原因是中国石油市场的不对称性:

中国石油消费的市场化程度在迅速提高,但石油供应仍处于过度垄断之中。中石油、中石化和中海油三大石油公司几乎垄断了国内原油产出;而进口原油方面,拥有进口专营权的也只有四家(上述三家加上中化),而依赖配

额生存的其它小规模进口商只能分享20%左右的配额;成品油的批发几乎由中石油和中石化两家垄断,而零售方面,两大公司在各自区域上都具有垄断力量。

周大地解释说,在这种体制下,国际石油采购的方式,则由国有的石油外贸公司按国家分配的计划指标分月度组织进口,基本上采用现货贸易方式从国际市场购买石油,导致经常出现了“买涨不买落”。

周大地称,中国石油市场体系和市场机制的严重不完善扭曲了供求关系和对未来价格的有效期望,中国石油用户既不能有效预见石油市场的风险,也不能采取有效的经济措施和市场手段化解危机。“目前的体制根本难以应对国际市场价格的短期波动。”周大地说。

目前,很多专家表示中国必须建立国家石油战略储备来应对国际石油突发事件,周大地称这几

乎无助于解决短期的市场波动。宋国青甚至表示,国家石油战略储备从长远看来可能也没有作用。

“我们还是拿粮食打比方。从过去的数据中,可以清楚地看到,世界粮价和中国粮食储备之间具有很强的相关性:中国增加储备,世界粮价上涨;中国减少储备,世界粮价下跌。中国最近一次增加粮食储备是在1996年,当时是以2倍于现在的价格大量进口,到现在我们却以一半的价格在出口。”

宋国青问道:“粮食储备已经成为国家财政的一个大包袱,石油储备呢?”

国际石油价格的波动对我国国内能源市场的影响

20世纪中东曾为石油而战为什么会出现这种局面 现代石油工业诞生后的约一个世纪里,美国始终垄断着国际石油市场。二战后,中东石油产量猛增,世界石油中心逐渐从北美转向中东。这一时期原油价格低且平稳,1945年原油标价为每桶1.05美元,1960年为1.90美元。

上世纪70年代初,中东产油国通过与西方石油公司签订协定,将石油所得税率提高,终止了西方石油垄断资本单独定价的特权,原油标价从每桶约2美元提高到约3美元。

1973年10月第四次中东战争爆发,中东产油国采取了减产、对美国等国进行石油禁运及抬价等举措,使油价在不到3个月内从每桶约3美元猛升至约11美元,从而引发第一次石油危机。这场危机导致全球出现战后最严重的经济衰退。1974年,以美国为首的一些发达国家成立了国际能源机构,协调石油进口政策,建立了石油战略储备体系。

1978年底,伊朗政局巨变使其石油日产量从580万桶猛降到100万桶以下,打破了市场供求关系的脆弱平衡。加上西方石油公司竞相在现货市场抢购石油,油价从每桶13美元飙升至34美元。1980年,伊拉克和伊朗两国间爆发战争,油价涨至每桶38美元,从而催生了第二次石油危机,西方国家再次陷入经济衰退。

高油价促使石油消费国实施能源多样化,提高能源利用效率,并建立石油战略储备。世界其他地区的石油产量也在高价格的刺激下高速增长。所有这一切使国际石油市场开始供过于求。1982年石油输出国组织(欧佩克)开始实施生产配额制,力求“限产保价”。但这种做法导致欧佩克成员国为争夺市场份额展开价格战,油价1986年第二季度一度下泻至每桶6、7美元。

1990年8月,伊拉克入侵科威特,美国牵头组成多国部队发动海湾战争,其间国际油价升至每桶40美元。但到1991年1月油价又开始直线下跌。与前两次石油危机相比,这次油价飙升对世界经济的影响要小得多。

1997年亚洲金融危机突发,欧佩克由于错误地判断形势决定增产,导致油价暴跌。1998年初,欧佩克油价跌破每桶12美元,当年年底国际油价再次跌破每桶10美元大关。

1999年3月,欧佩克达成新的减产保价协议,国际油价开始回升。2000年3月,油价回升至每桶34美元。2003年伊拉克战争爆发,地缘因素再次左右能源市场,油价进一步攀升。2004年以后,受需求旺盛、投机活跃、美元贬值以及地缘政治动荡等因素影响,油价涨势一发而不可收。2008年1月2日,油价攀上每桶100美元高位。 航空公司暂未受冲击

上海证券报从航空业内获悉,国内航油一季度的销售价格刚刚于1月1日公布,较去年10月31日上调后并未调整。分析师指出,这至少意味着3月之前国内航空公司都不必担心国际油价的高企,不过如果国际油价持续上涨,中航油可能会在下一季度上调国内航油销售价格。

目前我国航油价格主要由三部分构成,即航油出厂价、进销差价和2006年7月起增加的综合采购成本差价。从去年起,每个季度航油价格都将根据综合采购成本差价的调整而进行一次调整,调整的依据是以上个季度国际航油市场的变化情况。去年10月31日晚发改委宣布调高每吨航油出厂价500元,由此也带来销售价格上调,这也是截至目前国内航空油价的最后一次变动。据上海证券报了解,今年1月1日中航油公布的第一季度航油价格没有作出调整。

国信证券分析师李树荣昨日接受上海证券报采访时表示,目前国内航空公司绝大部分的航油还是向中航油采购,因此国际油价的变动不会对航空公司航油成本产生太多直接影响。从目前来看,国内航油价格可以保持到3月底,这也意味着,除了国际航线需要在海外加油,国内航空公司的大部分航油成本短期内将维持不变。不过她也指出,如果国际油价一直上涨,中航油可能会在4月初上调国内航油销售价格。

根据民航总局的数据,去年9月份国内各航空公司的燃油成本已经占到了总成本的44%。中信证券分析师马晓立表示,根据其对2006年整体情况的测算,油价每上涨100元,东航将会减少净利润2.2亿元,南航减少2.5亿元,国航减少1.8亿元。不过李树荣指出,即使国内油价上调,航空公司也可以通过提高燃油附加费来抵消部分成本。 高油价带动煤价上涨

今年煤炭长协价格谈判很顺利,往年常见的“顶牛”不见了,煤企报价基本得到满足。在这背后,有油价高企的“功劳”。

2007年12月18日是重点煤炭合同汇总会结束的日子。此前一天, 2008年重点合同电煤基本签订完毕,主要电煤价格每吨上涨30至40元,涨幅在10%左右。煤炭价格正式放开,是在2006年,但2006年和2007年,原“计划煤”价格每吨都只上涨20元左右,而且谈判非常艰苦。2008年,是煤企谈判最顺利的一年。

中国煤炭运销协会副秘书长梁敦仕认为,除了供应偏紧之外,国际油价高涨也拉高了煤炭价格。国际上,按同等发热量,煤价与原油价格有1:6的关系,2007年下半年,国际原油价格从每桶70美元升至90多美元。煤炭作为替代能源,在可以替代的情况下,用煤、用电的经济性逐步显现,从而拉动煤炭需求的增长,并拉高煤炭价格。

另外,原油价格高企,还催生了包括水能、核能、太阳能、风能等在内的可再生能源热。按照有关规划,我国将力争到2010年使可再生能源消费量达到能源消费总量的10%左右,到2020年达到15%左右。 石化行业冷暖不一

作为国内最大的两家石油企业,国际油价变动对中石油和中石化势将带来直接影响。“由于两大集团一直充当政府稳定国内油价的政策工具,因此在国际油价高涨之后,其所承受的压力也显著增大。”国都证券石化分析师贺炜对本报记者说。他表示,高油价给两家公司带来的冲击并不一样。对中石油来说,因其上游业务比较突出,受益将更显著;但对中石化而言,因炼油业务庞大,高油价会加剧其炼油亏损。

由于石油是大部分化工产品的原材料,油价上涨对化工行业肯定会带来成本上升。银河证券分析师李国洪表示,化工行业不同产品价格向下游传递速度和幅度明显不同,有机化工原料、化肥、化纤、塑料原料等向下传递的速度快且幅度大,故下游价格承受力较强,而塑料成品、橡胶制品、农药等产品价格向下游传递的速度慢且幅度小,故下游价格承受力较弱。

“因此,油价上升对有机化工原料、化纤、塑料原料等企业较为有利,而对塑料成品、橡胶制品、农药等企业不利,故应视具体情况区别分析。精细及日用化工由于位于石化产业链末端,油价的变化对其鞭长莫及。”李国洪说。

贺炜指出,对钾肥等化肥产品来说,国际油价上涨后的一大影响就是海运费用的上升。此外,油价与天然气价格具有联动关系,这也造成尿素等产品成本的攀升。

不过,并非所有行业都为此次油价破百感到悲观。作为石油的替代品,替代能源在油价高企后将打开广阔的市场空间。贺炜表示,煤化工等替代能源将从中获得极大的发展机遇。

“不仅替代能源本身,一些相关的设备制造企业也会受国际油价大涨的利好刺激。”贺炜说。

昨天,国内风电制造龙头企业金风科技涨停,报收于144.1元。而在美国市场上,油价触及100美元大大刺激了中国新能源股的表现。其中,林洋新能源结束近3个交易日的调整,急涨一成,至35.99美元;晶澳太阳能升7.53%,逼近历史高位;中电光伏涨7.2%,收至17.71美元的上市次高位;加拿大太阳能也涨了1.85%。

成品油定价机制的历史因素

字数多了,贴不下了,你去看看原文吧

二、长期石油政策抉择和金融博弈

石油作为一种关系到国计民生的重要战略资源,历来是影响各国乃至世界经济发展的重要因素之一。尤其是当今世界经济处于经济调整的复苏阶段,各国经济结构和产业结构的转折、更新,进一步扩大了对国际石油的需求,其中一些新兴市场国家和地区的经济快速发展和经济升级周期,更加大了对石油能源资源的需求。由此可以看出石油价格的重要性。如果石油价格过高,将促使生产成本上升、物价上升,直接制约经济的发展速度;反之,如果油价过低,将使石油出口国的外汇收入大大减少,从而损害了石油出口国的经济利益;因此,中期看,如何将国际石油价格维持在一个合理的水平,是国际社会需要妥善解决的一个重大问题。

1、世界经济增长的不确定性。国际石油价格持续上涨是世界经济进一步增长的不确定因素。据国际货币基金组织估计,国际石油价格每桶上涨5美元,1年内世界经济的增长速度将下降0.3个百分点。石油生产和价格涨跌是一个周期性问题,并且会影响不同类型国家的经济增长。国际油价处于高位时会导致石油生产过剩、供过于求,继之价格又会暴跌,由此又导致石油生产收缩,石油价格上涨,这已经是由历史证明的经验。因此,有关国家经济增长不能不受这种石油生产------价格周期的影响,相比之下,石油输入国将比较出口国更易受到这种经济周期波动的冲击。目前工业发达国家经济复苏对石油的需求也有增无减,石油是发达国家最重要的进口项目,并且是对外贸易中最大的逆差项目。国际石油价格的波动对于严重依赖进口的欧元区国家所产生的影响将最为直接,欧元贬值最为重要的原因之一就在于国际石油价格上涨所造成的欧元区通货膨胀上升的压力。即使由于石油输出国增产,使涨价问题一时得到缓解,也不可能改变这一基本走势。

从发展中国家看,近年来亚洲经济复苏势头比较好,扩大了对石油供给的需求。1990--1999年期间,除西亚产油国外,亚洲东部国家的石油需求增幅约占全球石油需求增幅的80%;如果油价居高不下,将对亚洲国家的财政收支、通货膨胀、国际贸易收支、偿还外债能力等都形成较大的压力,影响亚洲经济继续增长的良好势头。北美、欧洲和亚洲是世界的三大石油市场,其中亚洲的石油需求增长速度最快,但是作为亚洲主要产油国的产油量却基本上没有增长,这使亚洲各国从中东的石油进口量大幅度上升。另外,主要产油的发展中国家和地区的政治、经济动荡性也直接影响着油价的波动上涨,如委内瑞拉的政治问题使石油减产严重,沙特阿拉伯经济引起的设备老化石油减产,以及伊拉克破坏性的石油资源状况,都是油价潜在波动隐患。在产油国中,一些严重依赖石油收入拉动经济的发展中国家或经济转轨国家,如俄罗斯等,受到石油价格波动的影响较大,涨价使之大喜,跌价则大悲。2003年以来国际石油价格的上涨已经在很大程度上制约了世界经济的总体复苏态势和增长水平。随着伊拉克紧张局势因突发暴力事件再度恶化,国际油价的高企可能成为世界经济复苏的障碍。

2、能源需求结构调整的必然性。伴随经济全球化、生产力的迅速发展,各国国民经济实力的快速增强以及经济增长质量提高,各国对能源的需求越来越大,2004年世界石油需求每日增加165万桶,石油日消费量达到7990万桶。同时,国际能源需求的结构正在发生根本性变化,世界原油库存在减少,石油开采的资源、技术与设备综合问题凸显;还有燃煤需求有所下降,燃油及燃气需求迅速增长,从而使国际燃油供需矛盾越来越突出;随着新经济高科技含量的增加,国际石油生产、运输、储存等也有高新技术的更新改造,替代石油以及原油资源组合也逐渐显现,天然气、氢气等能源开发也对国际石油供求格局具有影响。由于世界经济面临传统经济转向新经济的转换,特别是出口拉动转向投资带动的结构转型,各国内需的扩大不仅增加了投资需求,也促使国际原材料价格急剧上涨,石油与钢铁、煤炭等原材料的上涨便具有连带反应。全球化商品流动时代使国际石油市场出现运输瓶颈和储存技术难题,运输成本的高企、港口和道路拥挤、储存成本上升都在一定程度上刺激了油价进一步上扬。

美国能源署预计,全球对各种形式能源的需求将在今后20年中增长54%,仅原油日消费量就将可能增长至4000万桶;美国能源资料协会(eia)的2025年远景预测还显示,发展中国家能源使用增长将最为强劲,尤其是中国和印度,因经济颇具活力将进一步加大能源需求。预计今后20年中,发展中国家的能源使用量将锐增91%,而工业化国家用量将增长33%。2025年全球石油需求预计将增至每日1.21亿桶,2004年为每日8100万桶。美国、中国以及亚洲其它发展中国家将消化近六成的新增原油。有数据显示,亚洲2004年的能源需求将增长8%-10%,石油对经济增长的支持作用不言而喻。

3、国际经济关系的协调性。石油问题在国际经济关系中具有多层面的复杂性,比如opec与非opec之间的矛盾,石油供给国与需求国之间的矛盾,进而延展至大国与大国、强国与强国、富国与富国、大国与小国、富国与穷国等不同层次的复杂协调合作关系。国际石油价格不确定的波动干扰了世界经济的复苏,增加了主要国家和地区的经济政策协调的难度。国际石油问题引发的国际经济关系中石油产出和需求的关系变异,聚焦在金融安全与经济利益,石油问题成为国别关系强化与松散、重组与离合的重要筹码,其中主导的突出影响因素是美国经济利益、政治霸权、军事强权及其在金融市场中独特地位。石油问题是美国对外政治、贸易、经济与外交关系的主线,也是美欧日经济金融竞争与较量的主要战线之一。统计数据显示,美国从中东的石油进口占其石油进口总量的25%,欧洲占60%,日本占80%,美欧日三大利益集团竞争源于石油,又怨于石油。

世界经济发展供求格局的日益明显,发达国家是主要石油消费国,而大部分石油出口集中在一些发展中国家和经济转轨国家,这里既相互需要,又相互矛盾,是一种需要不断调整和协调的关系。此外,美俄、日俄、中俄、中日以及新老欧洲之间的多重和复杂的国际关系均有石油色彩的渗入,政治意图也已成为油价波动的重要诱因。特别是俄罗斯与西方一些大国的利益交错,其中既有西方对外扩展与俄罗斯深化利益需求的意图,也有西方对俄罗斯石油需求的战略意图,日本的西伯利亚输油管线举动已经显为人知,美国更是谋划长远。

从资源地域角度看,海湾石油是工业发达国家所用石油的主要依托点。因此,世界舞台上的国际力量都紧紧盯住海湾巨大的石油储量,巴以冲突不断、海湾战事连连,也就不难寻味。海湾石油是世界经济和政治问题的焦点之一,它的起伏跌宕预示着国际局势的发展趋势。美国对伊拉克战争结束之后,预测国际石油前景将更为困难,战事对石油市场影响超出预期。2004年政治因素将对石油价格起主导作用,随着政治问题的化解减弱和积聚增强,油价波动继续扩大。

4、全球化和区域化的差异性。自欧元问世以来,对欧元的排挤和打击一直是美国国际金融战略的主旨,有形和无形较量已经使欧元承受了巨大的压力与风险。美欧根本性的差异对立在于全球化与区域化理念的博弈。美日是经济全球化的极力推崇者,因为美日经济规模与市场份额和发展水平的主导,使他们在本地区内难以与弱势的广大发展中国家或新兴市场经济体相融合,担心在区域化中付出"代价",他们必然以全球化显示其优势并巩固其利益,;而欧洲则是政治、经济、金融和贸易等相对均衡的发达国家经济体,具有实现区域化的先天优势,欧盟5月1日东扩10国的实现,使新老欧洲的融合形成更强大的经济联合体,无论经济、人口或市场已经超出美国。美日和欧洲之间全球化利益主导和区域化利益差异,以及不均衡和均衡的状况,是形成各自经济全球化和欧洲经济区域化理念不同的主要原因。美欧日经济金融理念的差异也反映在金融市场汇率、股价、金价或油价等价格竞争中。在国际石油的争夺上,三大经济体或货币体也必然会以各自经济全球化或区域化理念,加大国际资源产品的竞争。以科索沃和阿富汗、伊拉克战争冲击原来的石油供求格局,辅之以货币竞争,则是不可忽视的美国全球化战略意向。从日本看,为弥补自身石油需求,其加紧与亚洲、中东国家的经贸合作,改善甚至强化与俄罗斯的关系,其动向也值得揣摩和研究。

特别需要指出的是,国际石油价格走势已经超出市场相对乐观平和的预期,石油作为政治战略筹码的用途大有提升,并潜藏有美国等大国金融战略的策划。美国可以运用美元报价体系的优势,以美元挂钩石油报价手段控制油价,并伴之石油储存的策略,进一步显示其全球石油战略和金融战略的综合优势。

[对策]国际油价走势与我国石油战略

国际石油价格因全球经济复苏需求而扩大,因产油国政策调整而紧张,因地缘政治因素而恶化,因季节因素而变化,未来前景不容乐观。无论如何,石油持续走高必然影响世界经济增长。预计国际石油市场价格趋势短期内难以稳定向下,中期将会继续持续高企。因此,2004年的国际石油价格高点将会突破40美元乃至45美元,全年石油平均水平将可能达到35美元左右,高于去年31美元的平均价;如果国际石油价格一段时间维持35-40美元的高位,世界经济增长至少有0.2个百分点的减值;未来2-3年,国际石油价格将继续在涨跌中高企,但年平均价格有可能在33-38美元区间波动。对于世界经济而言,金融风险与石油危机都不可掉以轻心,更值得关注与防范因石油价格变化所引发的国际金融风险,包括美元动荡性风险和欧洲货币潜在的危机风险,这两大货币汇率走势与石油价格水平直接联系,必将影响全球经济、金融、贸易和投资等相关层面的变化与调整。今年以来已经召开和即将再聚会的g-7,都一直关注石油与汇率问题,突出表明了石油与金融安全的必然联系和重要影响。而全球利率上调的动向,将会进一步加大国际金融市场与国际石油市场联动效应。

我国是国际石油市场一个新兴的战略因素。扩大石油进口成为国际石油价格的一个重要影响。随着经济持续增长,我国已经成为石油需求大国,去年进口石油达到9941万吨,今年可能达到1.1亿至1.2亿吨,这也是4年来世界石油消费量的最高点。近期国际能源署的预测指出,中国石油需求增长将继续超出预期,为高企的国际油价提供支撑。国际能源署将我国2004年第一季石油日需求量上调18万桶,至614万桶,较去年同期增长18%。目前中国是仅次于美国的全球第二大石油消费国,2003年原油及油品进口量平均为每日210.6万桶。我国2月石油日进口量猛增至创纪录的316.2万桶,比1月高28.3万桶。我国海关总署的统计数据显示,我国2004年前3个月的原油进口量达3014万吨,较上年同期飙升35.7%。而opec在近期的月度报告中也指出,由于中国经济高速发展,opec将提高2004年度的世界石油消费量预期,2004年世界石油消费量预期由原来的每天2387万桶提高到2617万桶。

在我国能源消费开始对国际能源市场产生重要影响的同时,国际油价的波动也导致了我国国内的油价波动。我国从1998年开始对国内成品油市场实行动态管理,即根据国际市场上原油价格的涨跌来调整国内的成品油价格。国际市场油价的巨幅波动,不仅影响石油及上下游企业的经营绩效,加大了相关企业的经营难度,同时也对我国经济的走向,特别是价格走向产生广泛影响。有鉴于此,我们应当加快实施"国家石油储备战略",开展石油期货交易,完善国内成品油市场的价格形成与调整机制,维护我国的石油安全和金融安全,以确保国民经济健康稳定地发展。

为什么1999~2000年全球经济复苏导致石油价格急剧上升

1998年以前的长时期内,中国的成品油用户享受着低油价的待遇,那时石油价格的调整,一直由国家确定,往往是一次调整,长时期内不变。但随着1993年中国成为石油净进口国,完全由政府定价已经不合时宜,也不符合市场经济的趋势。到了1998年,随着中国石油、 中国石化两大集团重组,油价改革也拉开了序幕。

1998年以来国内原油、成品油价格管理体制改革大致经历了3个阶段:一是1998年原油、成品油价格初步与国际市场的接轨阶段,1998年6月3日,原国家计委出台了《原油成品油价格改革方案》,规定国内原油、成品油价格按照新加坡市场油价相应确定,原油价格自1998年6月1日起执行,成品油价格自1998年6月5日起执行;二是2000年6月份开始的国内成品油价格完全与国际市场的接轨阶段,即国内成品油价格随国际市场油价变化相应调整;三是2001年11月份开始的国内成品油价格接轨机制进一步完善阶段,主要内容是由单纯依照新加坡市场油价确定国内成品油价格改为参照新加坡、鹿特丹、纽约三地石油市场价格调整国内成品油价格。 与以上3个阶段相应,中国的成品油价格经历了几番引人瞩目的波动。1998年出台油价改革方案规定,原油基准价由国家计委根据国际市场原油上月平均价格确定,每月一调。而汽油和柴油则实行国家指导价,中国石油、 中国石化集团在此基础上可上下浮动5%。那时国际石油市场在亚洲金融危机的打击下,一片低迷,成品油价格实际上未作明显调整。直到1999年4月,国际油价开始上涨,国内油价也常常突破限制,国内炼油企业更是面临生产经营困难。这轮涨势期间,2000年6月的改革使国内油价与国际市场全面接轨,成品油价格开始每月一调。

从2000年5月至2001年11月,国内成品油价格随国际市场油价变化累计调整了17次。到2001年11月,成品油定价机制又有新的变化,改每月调整为按照国际市场油价波幅不定期调整。2001年11月和12月成品油价格两次调低,2002年国内成品油价格又经历了几次涨价。到2003年,成品油价格再次成为热点,后半年国内一些地区开始出现“油荒”的呼声。在国际油价的推动下,2003年一季度国内市场一反淡季的冷清局面,特别是2月1日国家发展改革委员会将汽、柴油零售中准价每吨分别上调190元和170元后,进一步加热了国内市场。3月1日国家收回了提价通知,5月10日大幅度降低了成品油价格(受sars影响),但国内成品油市场经短暂的沉寂后,又逐渐加热。12月6日国家最终提高了成品油价格,压抑的国内油价才有所释放,市场价格顺势升高。 调价时间滞后,未能及时灵敏地反映市场变化。现行国家确定的成品油销售中准价,是要在国际市场三地价格加权平均变动超过一定幅度时才作调整,每次调整至少也在一个月以上,有时几个月不动。特别是国际市场变化并不完全反映国内市场,按其确定国内油价则难以反映国内市场的真正需求,既误导生产也影响销售。 机械接轨,扭曲了市场的正常需求。一是定价水平忽高忽低,每次调价吨油在200元上下并不鲜见,致使提价要么过高,实际价格达不到,所定价格形同虚设;要么降价过低,达不到促进生产的目的;要么调价滞后,所调价格时过境迁,使得国家指导价起不到指导作用。二是世界各地成品油消费结构、习惯及季节变化等,与国内市场不尽相同,而且国内各地市场的需求情况也不尽相同,按照国际市场油价制定国内价格,同国内市场的实际状况必然有出入。 透明滞后的定价机制,刺激投机,干扰正常的经营和市场秩序,使政府定价异化,没有达到稳定市场的目的,带来经营者不平等的市场机遇。国内成品油价格调整与国际市场变化滞后一个月,给投机经营预留了较大空间,刺激囤积居奇等投机行为。 原油价格与成品油价格接轨不对称,影响了成品油生产经营的正常安排。原油完全按照国际油价变动情况,每月1日进行调整,而成品油价格调整则有一个稳定的区间。因此,往往形成原油大幅度提价,成品油价格不提,原油降价,成品油不降,生产企业原油进价与成品油销价不匹配,不利于产销衔接。

国际原油价格主要影响因素的定性分析

因为经济复苏,意味着社会需求量增大,那么生产性企业的生产规模增大,所需的原料需求量也会增大。

石油是世界上最主要的能源原料,当然其需求量也会极大的提高,如果需求量远远大于供应量的话,价格就会急剧上升。

影响国际原油价格的因素很多,既包括产量、消费需求量、世界经济的发展状况、世界石油储备量这些市场因素,又包括战争、意外事件等非市场性因素。由于非市场因素的随机性太大,本节打算从市场因素出发,建立相应的计量经济学模型,研究和分析这些市场因素在国际原油价格形成中所起的作用。

4.3.1.1 石油输出国组织(opec)及其产量、价格政策

为反击国际大石油公司、维护石油收入,统一和协调石油输出国的石油政策,1960年9月在伊拉克政府的邀请下,沙特阿拉伯、委内瑞拉、科威特、伊朗和伊拉克与会代表在巴格达聚会,会议决定成立一个永久性的组织,即石油输出国组织,最初成立时只有上述5个成员国,后来又加入了6个,欧佩克现有11个成员国,它们分别是:阿尔及利亚、印度尼西亚、伊朗、伊拉克、科威特、利比亚、尼加拉瓜、卡塔尔、沙特、阿联酋和委内瑞拉。

目前,opec已探明储量占世界石油储量的78%,但产量只占世界总产量的40%左右,图4.12为opec在1960~2002年期间石油产量占世界石油产量的份额变化。opec市场份额的高峰出现在1973年,占世界石油产量的55%。此后由于石油危机引起的高油价导致世界经济萧条,石油消费量锐减,以及替代能源和节能技术的开发利用、能源使用效率的不断提高,墨西哥、英国北海油田、北阿拉斯加等许多大油田的相继发现,加上其他非opec国家受高油价诱使增加产量等原因的综合影响,opec的市场份额不断下降。20世纪80年代中期跌到最低时只有30%左右,但1986年后的低油价刺激了世界石油消费的增长,抑制了对高成本油田的投资和石油勘探投资,加上20世纪90年代初苏联解体,使得对opec的石油需求量增大,世界新增石油需求主要由欧佩克来满足,opec的石油市场份额开始缓慢上升。近年来由于非opec,特别是俄罗斯等国不断增产,opec的市场份额略有下降,但基本上稳定在40%左右。虽然目前只有40%左右的产量份额,但由于opec还留有约600万桶/日(或3亿/t年)的机动生产能力,这是其他石油生产国所无能为力的。世界上有50多个非opec产油国,他们以不足1/4的已探明储量,生产着占世界60%的年产量。因此,这些非opec石油生产大国,如俄罗斯等,基本上都已开足马力在生产。

凭借巨大的剩余生产能力,opec可以在国际原油价格超过市场承受能力、对主要石油进口国的经济生产产生不利影响时增加产量,缓解供不应求的局面,以此阻止油价的上涨并进一步降低油价;反之,当油价过低对石油出口国收入和经济生产产生不利影响时减少产量,缓解供过于求的局面,阻止油价的继续下滑,促使油价进一步回升。opec根据市场状况,通过剩余生产能力对世界石油市场的供给进行调节,力争将世界石油价格稳定在一个合理的范围内。所以从目前阶段看,虽然有很多不确定因素限制和制约了opec对国际石油价格的影响和控制能力,但它对国际石油市场的影响力仍然是不容忽视的,有时甚至能够操纵国际油价的涨落。尽管非欧佩克国家的石油总产量占世界石油总产量的60%,但各国均按自己的行为方式生产,没有统一的组织和行动,所以单一非o pec国家的产量通常无法对国际原油价格产生实质性的影响。

图4.12 opec石油产量份额

(据h tp://www.eia.doe.gov/emeu/aer/pdf/pages/sec11_10.pdf)

此外,由于opec有大量的已探明石油储量,许多长期预测都表明将来世界对opec资源的依赖性会越来越大,从长期来看opec的石油份额有增大的趋势。因此,opec对国际石油价格的影响不仅不会降低,还可能会进一步增大。所以如果opec能够协调好各国的利益,做到行动一致,将油价控制在给定的范围内,应当是一件较有把握的事情。

opec原油价格指的是沙特阿拉伯轻油(arab light)、阿尔及利亚撒哈拉混合油(sahara blend)、印度尼西亚米纳斯(mlnas)、尼日利亚邦尼轻油(bonny light)、阿联酋迪拜油(dubai)、委内瑞拉蒂朱纳轻油(tiajuana light)、墨西哥依斯莫斯轻油(isthmus),7种原油市场监督价格的平均价格,o pec利用这个价格监督国际石油市场的原油价格。opec从1999年9月以后开始研究价格带机制,并从2000年3月起开始正式实施这一机制。所谓价格带机制就是事先设定一个价格幅度,如果实际价格超过或低于这个幅度一定时间,就通过调整产量使价格回到设定的幅度内。欧佩克进行的尝试和各国货币当局为回避外汇大幅度变动而介入外汇市场的做法相似。

2000年10月开始,0pec启用石油产量调整机制,使油价在2001年9月之前都维持在opec设定的价格机制带中。但到2001年9月美国爆发“9.11”事件,虽使油价一度上涨,但随后因国际石油市场担心美国经济将受重挫,带来石油需求大幅减少,加上产油国为了维持国际稳定而暂停启用石油产量调整机制,未在需求降低时进行减产,使油价在2001年10月跌至低于每桶20美元,甚至到2001年11月接近16美元/桶。截止到2001年12月底,因为冬季需求增加,且opec和非opec产油国也确定进行减产,油价才重新回到价格机制带中。2002年底和2003年初由于美伊战争和国际投机力量的双重影响,国际油价一度冲高到33美元/桶。但战争开始后油价迅速回落,此后的半年左右时间里油价基本上控制在opec的价格机制带中。

伊拉克战争结束后,伊拉克安全形势日趋紧张,重建问题又困难重重,人们担心中东地区动荡局势将进一步加剧,从而导致石油供应紧张,加上世界经济的复苏和o pec 在2003年9月和2004年4月两次减产,在这些因素的综合作用下,2003年油价不断振荡上行,2004年4月以后更是一路上涨,完全脱离了opec设定的价格机制带。图4.13为2001~2004年11月opec一揽子油价走势。应该说在平稳时期opec的产量政策效果还是比较有效的。

图4.13 opec一揽子价格走势

(据eia/opec通讯社)

4.3.1.2 opec原油产量与国际原油价格

原油产量作为供给的一个最主要的因素,对国际原油价格的形成具有重要的作用。世界原油产量由opec和非opec原油产量两大块构成,opec和非opec的产量波动引起世界原油总产量的波动,进而影响国际原油价格。图4.14和图4.15 分别反映了1960~2002年期间opec、非opec和世界总的原油产量变化趋势和波动状况。

图4.14 原油产量波动

图4.15 石油产量波动

可以看出,自1960年以来的30多年里,除在20世纪90年代初期由于苏联的解体,非opec国家原油产量出现微弱的下降外,其余时间里非opec原油产量基本上呈稳步上升的趋势。世界原油产量的波动主要来自opec原油产量的波动(表4.2,表4.3)。opec组织在第一次石油危机前的原油产量稳步上升,波动较小,但随后的10多年时间里产量波动较大。其中20世纪70年代发生了两次大的石油危机,opec原油产量处于较大的变动之中;80年代初期o pec原油产量大幅下降,从而导致世界原油产量发生相似的波动。

表4.2 欧佩克、非欧佩克和世界原油产量波动性统计量

表4.3 欧佩克、非欧佩克和世界原油产量波动之间的相关系数

从图4.16明显地看出,20世纪70年代初至80年代中期和90年代末,世界原油产量的剧烈波动与opec原油产量的波动几乎完全一致。统计分析显示,opec原油产量变化与世界原油产量变化之间的相关系数高达0.941,在1%的显著性水平上是显著的;而非opec产量变化与世界原油产量变化的相关系数只有0.278,在5%的显著性水平上不显著。由于opec和非opec共同提供世界所需的原油产量,所以两者之间具有此消彼长的关系,两者的相关系数为负(-0.062)也说明了这一点。但由于世界所需的原油产量是随着供需、经济发展等情况而不断变化的,所以两者的这种反向关系很微弱,是不显著的。因此,opec原油产量波动是造成世界原油产量波动的一个最主要和最直接的原因,进而也是造成国际原油价格变化的原因。

既然opec原油产量变动是世界原油产量波动的主要原因,因此opec产量变动对国际原油价格的形成和波动起了一定的作用。图4.16反映了1970~1998年期间opec原油产量与世界原油价格的变化趋势。

图4.16 opec原油产量与国际原油价格

在opec原油产量波动的同时,国际原油价格也从1970年初的每桶3~4美元上涨到每桶30多美元。第一次石油危机之前原油产量稳步上升,原油价格基本上保持稳定,中东石油禁运打乱了石油产量的稳定走势,造成恐慌,使得原油价格迅速上涨。但随后opec组织进一步减产,原油价格仍然下滑,显然这就不是供给方面的原因,而主要是由于前一阶段高昂的原油价格造成世界经济的萧条导致需求减少所造成的。所以opec原油产量与国际原油价格的变动趋势并不呈完全反向变动关系,这也可以简单地说明o pec组织可以通过调整产量对国际原油价格的走势产生一定的影响,但并不能完全反映或左右国际原油价格的走势。

4.3.1.3 世界经济活动水平(gdp)与世界石油需求

一般来说,世界经济稳步增长时,由于各行各业扩大生产,需求的能源量相应增加,随着生产规模的扩大,企业需要更多的工人或更长的工作时间或劳动强度,从而增加了居民的收入,居民收入的增加有可能导致居民对生活能源使用的增多;相反,世界经济发展不景气时,各行业相对缩小生产规模,导致作为原材料的石油需求量减少,由于各部门生产规模缩小,或减少了雇佣劳动力或缩短了工作时间或降低了工作强度,使得居民收入也随之减少,这又进一步减少了居民对生活能源的使用。所以,能源消费量与世界经济活动水平(gdp)之间存在着正向变动关系。一些文献从实证角度也证实了这种关系的存在性。

4.3.1.4 oecd石油储备与国际原油价格

石油储备在将各种市场波动传送到油价中起了很重要的作用。石油战略储备和商业库存在国际石油市场这个大系统中处于调节总供需量的地位。其数量变化直接关系到世界石油市场进出口量的变化(抛出库存可使进口量减少,购进库存则使进口量增加)。库存的作用相当于一个调节进出口量的“水库”。库存(物流)变化(即库存油在市场上的流量大小与方向)主要受供求差额、库存目标量、经营决策等信息流的制约与调节。它是一个累积性数量,与油价走势有相当密切的关系(图4.17)。

图4.17 oecd石油储备与国际原油价格

(1)20世纪80到90年代,油价基本处于经库存调节后的相对平稳的收敛阶段

从20世纪80年代中期起,一直到20世纪90年代后期的10多年里,除了1990年伊拉克入侵科威特后的海湾危机中有很短的一段时期出现了每桶原油价格超过30美元的情况外,油价一般都在每桶15~25美元的较小范围内波动。鉴于石油是中短期需求价格弹性极低的商品,而在20世纪80年代初开始到90年代末的近20年的时间里,国际石油市场是处于opec组织和西方石油大公司都无法完全控制局面的条件之下,石油价格应该有相当大的波动空间。而这种大波动没有频繁发生的原因之一,可以说是与主要石油进口国的巨大石油库存储备的存在和合理使用有相当大的关系。

(2)1997年起的油价动荡与同期储备量较大的变化有关

从1997年初开始,由于亚洲金融风暴等因素的影响,世界石油需求锐减,oecd国家的石油库存储备量开始持续上升,彻底改变了长期以来库存储备总量在460mt到480mt之间窄幅波动的局面。1998年1月一举突破500mt大关后继续扶摇直上,1998年8月份达到526mt的高峰。库存量不断刷新历史纪录,反映了当时国际石油市场供过于求的严重情况。虽然库存的迅速增加有助于大量吸收过剩的石油,在一定程度上缓解了石油价格暴跌的压力,但是油价的急落还是几乎同步而来。到1999年2月,油价跌破了每桶10美元的心理线。这说明在1997年以后制约世界石油市场的大环境条件方面与以前有了很大变化。

(3)如果没有库存调节,油价波动幅度明显增大

有研究表明,即使原来市场处于平衡状态,也会由于经济增长的变化、节能、替代能源的发展等因素的影响而使消费行为发生变化,也可能破坏原有的平衡,使油价波动不可避免,并且由于产、消双方调节不能合拍,使得油价有暴涨的趋势,甚至很长时间内不能达到相对稳定状态。且油价波动幅度明显增大,而没有像在可调节库存的条件下出现的油价波动渐趋平缓收敛的迹象。

因此,无论是在过去的相对稳定时期,还是在剧烈变动时期,库存的存在都有助于抑制或缓解油价的过激变化。

因此从长期来看,opec原油产量、世界经济活动水平(gdp)和oecd石油储备量是影响国际原油价格最主要、最基本的因素。